水域安全、救生知识讲

2018-06-05 | 查看:2836

救生的前提和关键,在我看来就一定是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去救别个。这个不存在道德不道德,如果你自己不会赴救技术而去盲目施救,很有可能导致更大的悲剧。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直接赴救的技术,直接赴救,就是我们在遇到有人溺水时不能才取间接赴救(比如扔个游泳圈或者扔个杆)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赴救技术。

直接赴救包括: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运送。

入水-在公开水域,由于水清不明的情况下,一定禁止用鱼跃式出发。理由大家都明白,下去有可能就栽泥巴里或者撞上大石头。尽量跨步或者蛙跳入水,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这样不容易丢失溺水目标。接近-是靠近溺水者并有效控制溺水者的技术,接近应该使用抬头爬泳,好观察情况。根据情况一般分为背面接近、侧面接近、正面接近、沉底救生。接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当施救者游至离溺水者还有3米的距离时,就要下潜,最好是下潜到溺水者背部,然后用双手拖腋下的方式控制溺水者。如果是从其他方向接近溺水者一定要尽量想办法把溺水者转向背对自己。避免自己被溺水者抱持(因为在溺水的时候,你对于溺水者来说可能就是那一根被死死抓住的救命稻草)。解脱-解脱技术是在被溺水者抓住以后使用的一种技术。施救者一旦被溺水者抓住一定要保持冷静,搞清楚自己是如何被抱持的。才能有效迅速的解脱并形成拖带。解脱时注意用力适当,以免对溺水者形成伤害。由于解脱技术和情况比较复杂,以后会单独开一期,专门讲解解脱技术。拖带-这里我们主要讲用反蛙泳技术,双手拖腋下进行拖带。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对溺水者容易进行控制。施救者用双手托住溺水者腋下,采用反蛙泳的方式拖带。拖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溺水者头部保持在水面上,并且不要用手卡住溺水者颈部,导致溺水者窒息。上岸-主要在于在游泳池上岸技术,由于游泳池结构不同,上岸技术也有不同。运送溺水者上岸要注意紧紧控制住溺水者,不要出现再次溺水的情况。

一旦出现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时,施救者就要在岸上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要将溺水者放在平整的硬性物质上。

心肺复苏的流程如下:

1.判断溺水者意识,并呼救(请群众帮助拨打120)

2.清理呼吸道(检查呼吸道有无异物)并清理异物

3.打开气道-一手掌按压前额,另一首食、中两指上抬溺水者颌骨。

4.判断呼吸

5.无呼吸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以拇、食指捏住溺水者鼻子,然后给予口对口(鼻)或对面罩,吹两口气。然后每吹一口气要把捏住鼻子的手放开。每次吹起时间约1秒,观察溺水者胸部有无起伏,若无起伏证明打开气道失败,则重新打开气道再尝试吹起。

6.判断脉搏-触摸颈动脉,检查有无脉搏。

如无脉搏,进行胸部按压。

7.胸部按压,掌根置于胸骨下1/3段剑突处,两手肘关节要绷直,两膝靠近溺水者跪地,与肩同宽,以身体的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平稳,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剑突。压下速度为100次/分。深度4-5cm。婴儿应用两指按压。

胸部按压和吹起比例是30:2,按30次吹两口气

5个周期后进行评估。进行心肺复苏的原则是:直到溺水者恢复生命体征或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接替救护。方可停止。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

运送-是让施救者将溺水者送至最近急救地点的技术。主要使用肩背技术。

溺水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游泳技术差、体力不支、恐慌抽筋等引起的。溺水60秒后,溺水者就会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分钟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10分钟出现脑细胞死亡。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A 保持呼吸顺畅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B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人心肺复苏方法

一、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 →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GMT+8, 2015-4-7 09:30 , Processed in 0.137552 second(s), 17 queries .